相关搜索:
提前做准备的成语诗句 有道是 为未来做准备的成语 事先做准备的词语 正在做准备的词语 表达提早做准备的诗词 比喻提前准备诗句 形容提前做好准备的成语 形容提前准备的诗句 提前做好准备的诗句 做好提前准备的古诗句 表示提前做好准备的诗句 提前计划 成语 提前的成语 提前做事成语 提前说好 成语 提前预防的成语 提前安排的成语表达 提前预防疾病的成语 形容提前谋划的成语 形容提前规划的成语 说做事提前的成语 精心准备成语 准备充实 成语 提前安排吃啥的成语 提前完成任务成语
练兵秣马[liànbīngmòmǎ]
训练士兵,喂饱战马。指作好战斗准备。
出处:宋·苏洵《几策·审敌》:“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,实而与之战,破之易尔。”
厉兵秣马[lìbīngmòmǎ]
厉:同“砺”,磨;兵:兵器;秣:喂牲口。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
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厉兵秣马矣。”
杅穿皮蠹[yúchuānpídù]
杅:饮水器。比喻事先充分准备,谋定而后行动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古者杅不穿,皮不蠹,则不出于四方。”
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[bīngmǎwèidòng,liángcǎoxiānxíng]
指出兵之前,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。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,提前做好准备工作。
出处:林占财《森林中的远征》:“是的,‘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’,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,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!”
摩厉以须[mólìyǐxū]
磨快刀子等待。比喻做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未雨绸缪[wèiyǔchóumóu]
基本释义
绸缪:紧密缠缚。天还没有下雨,先把门窗绑牢。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。
出处
明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宜未雨而绸缪;毋临渴而掘井。”
近义词
未焚徙薪曲突徙薪有备无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
反义词
临阵磨枪临渴掘井亡羊补牢江心补漏
“比喻提前做好准备或提前考虑,不能到时候才去考虑的。”的成语是:未雨绸缪
拼音是:wèiyǔchóumóu
解释:绸缪:紧密缠缚,引申为修缮。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,先修缮房屋门窗。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,预防意外的事发生。
出自《诗经·豳风·鸱鸮》。《朱子家训》: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
举例: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,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。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四回
成语典故:
公元前1046年,周武王灭了商朝。为了安抚商朝遗民,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朝歌做诸侯,同时又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、蔡叔和霍叔分别封在武庚的东面、西面和北面,以便监视他。
武王的弟弟周公以及太公、召公等帮助武王灭商立了大功,武王就把他们留在京城辅政,其中周公最受信任。
两年后,武王得了重病,大臣们焦虑万分。周公特地祭告周朝祖先,表示愿意代哥哥去死,请先王保佑武王恢复健康,祭毕,周公把祝辞封存在石室里,严令史官不得泄密。
事有凑巧,周公祝祷后的第二天,武王的病开始出现转机,周公和其他大臣都十分高兴。但不久,过度的操劳使武王旧病复发,终不治身亡。年幼的太子姬诵被拥立为王,史称周成王,周公受武王遗命摄政。
周公的摄政引起了管叔等人的不满。他们散布谣言,说周公摄政是为了篡夺王位,从而引起了成王的怀疑,周公百口莫辩,离开了京都。
不甘心商朝灭亡的武庚见周氏兄弟之间出现了矛盾,就派人去联络管叔等,挑拨他们与周公的关系,同时积极准备起兵叛乱。
周公经过两年的调查,终于查清了谣言的来源,知道了武庚准备叛乱的情况。他十分焦急,便写了一首名为《鸱鸮》的诗给成王。诗的大意是:鸱鸮啊鸱鸮,你夺走了我的孩子,不要再毁掉我的窝!趁着天未下雨,我要剥下桑根的皮修补好门窗,我的手已发麻,嘴已磨损,羽毛也将落尽,可是我的窝还在风雨中飘摇!
这首诗以母鸟的口吻,反映了周公对国事的深切忧虑,但年轻的成王并未能了解周公的苦心,对此无动于衷。后来,成王无意中在石室里发现了周公的祝辞,深深为之感动,就立即派人把周公请回镐京。
周公回京后,成王派他出兵征讨三叔和武庚。周公足智多谋,很快平息了叛乱,周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。
参考资料
百度百科: